要说生意最好,还得是卖糖和盐的那个人,然后就是绣线这边。张采萱挑完了绣线,又去了那边,买了两罐盐一罐糖,她买这些,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,尤其是盐,哪怕再贵,村里也多的是人买两罐三罐的。谁知道过了这一回,以后还有没有得买?
村长媳妇压低声音, 老人家,您信我一句话,住在我们村,你不会后悔的。
抱琴叹息,接过话道:去年可以收今年的,今年就可以收明年的啊,甚至还有后年的
老大夫姓赵,他的医术在整个欢喜镇都是有名的,听说还有都城那边的贵人来找他诊过脉。
看到他们眉宇间的焦灼,张采萱心下了然,怕是找抱琴要粮食免丁。
到了正月中,天气回暖,西山上的雪都融化了大半,路上也好走了。众人纷纷走出家门,拿了刀和锄头去收拾地。
那药童边利落的收拾东西,边忧心忡忡道,爷爷,我们回去住哪儿啊?
那边三个人,全部都挑了担子,此时也围了许多人,张采萱还没走近,就看到有妇人欢喜的拿着布料头巾等东西欢喜的挤出来,应该都是挑担的货郎了。
众人面色微变,老人面色比起方才红润了许多,这分明就是回光返照。
平娘上前,勉强扯出一抹笑,采萱,对不住这不是失了手,我没想抓你,谁让你站在这边,都怪她,她刚好让开,我没能收住手。
Copyright © 2009-2025